扶貧改革試驗的赤峰樣板

2020年11月13日16:20  
 

自2019年5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復函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設立赤峰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以來,赤峰市圍繞扶貧工作機制體制創新,開展了以建立高質量穩定脫貧機制、貧困預防機制、統籌解決城鄉貧困機制和扶貧治理長效機制等四個方面為主要內容的創新試驗,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1億元,積極探索扶貧改革試驗的赤峰樣板和赤峰經驗。

截止2020年8月底,國務院扶貧辦委托第三方評估組(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對赤峰扶貧改革試驗區工作進展情況和改革試驗效果進行評估。評估組對赤峰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赤峰試驗區建設市旗兩級高度重視、資金撬動作用明顯、實施機構機制健全、項目豐富形式多樣、成效明顯經驗豐富,城鄉統籌相對貧困試點、農村互助養老模式、綜合信用體系建設、防貧保障基金和產業聯合發展等一批改革試點項目改革成效明顯。

聚焦試驗試點項目,強化試驗區建設的內在動力

自設立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級部門的高度重視下,赤峰市2019年實施了15項試驗試點項目,2020年實施了21項試驗試點項目,根據各旗縣區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特點,均衡安排試驗項目試點。

林西縣積極探索“易地搬遷+產業振興+社區服務+互助養老”扶貧模式,在60多處互助院的基礎上,通過綜合利用現有的農村互助院、租賃改造廢棄學校廠房和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將農村老齡人口集中安置實現互助養老,通過建立智能化養老服務體系,引入第三方管理團隊,解決3852名農村留守老人的安居養老問題,有效鞏固老年貧困人口的脫貧成果,預防老年貧困發生。

克什克騰旗經棚鎮農業發展合作聯合會免費為農戶提供農副產品銷售平台。

克什克騰旗圍繞產業扶貧與產業興旺、小農戶與大市場的有效銜接,探索建立新型農業服務組織—經棚鎮農業發展合作聯合會,通過資金互助、合作社基層組織建設、電商服務、農資銷售等四個主要服務部門,提供生產、供銷和信用“三位一體”的綜合合作服務,截至9月份,實現集體經濟每村平均增收10萬元,促進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哈達鄉新林堡村愛心超市一角。

巴林左旗將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貫穿到扶貧工作中,在查干哈達蘇木大膽推行“兩補兩轉”工程,選取前召嘎查和阿魯召嘎查作為解決區域性貧困的試點,優化生態減貧路徑。嚴格執行“兩補”(生態補助和產業補助),生態補助每口人每年2000元,產業補助每個嘎查每年100萬元,引導牧區廣大牧戶轉變傳統放牧習慣和思想。加快“兩轉”(生態保護方式、生產發展模式)速度,阿魯召嘎查投資1750萬元栽植了11.1萬株樟子鬆,向牧民投放統一購置的蒙古包,引導和鼓勵牧民就業創業﹔前召嘎查將之前落實的項目絨山羊變更為綿羊、毛驢和西門塔爾牛,成立奶制品加工公司,吸納貧困戶就業,促進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通過產業生態補助和產業補助緩解因生態保護而導致的區域性貧困,實現脫貧攻堅和生態文明建設同步推進,構建生態保護和經濟增長的長效減貧機制。

聚力試驗機制創新,激發試驗區建設的創新活力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兩年來,赤峰市緊緊抓住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的有利契機,努力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有效途徑。

敖漢旗新惠鎮扎賽營子村扶貧有機雜糧基地。

第一是加快推動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打造黨建聯合體217個,覆蓋全市87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培植脫貧產業30多個,探索全領域基層黨組織融合發展新模式,建立健全融合黨建引領全面脫貧和推進鄉村振興長效機制。

第二是圍繞鞏固脫貧成果,在相對貧困試點識別摸底工作基礎上,在12個試點嘎查村(社區)開展了城鄉統籌相對貧困識別,計劃識別相對貧困戶900戶,通過建立解決整體性相對貧困、區域性相對貧困以及個體貧困的綜合機制,形成緩解相對貧困的長效幫扶措施,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

寧城縣大城子鎮下五家村貧困戶通過種植業脫貧。

第三是創新探索農村牧區綜合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建立以誠信體系、道德體系和鄉風文明為主的綜合信用評價機制,選取寧城縣和巴林左旗7個試點村開展試點工作,根據信用等級落實嘉獎禮遇和懲戒制度,形成“守信光榮”的社會風氣,進一步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進程。

聚集試驗資源要素,凝聚試驗區建設的改革合力

自赤峰國家改革試驗區成立以來,自治區和赤峰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試點方案,積極推動政策、資金、人才、項目向改革試驗區傾斜,全力推進赤峰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工作。

第一是推行“鄉招村用”做法,探索后扶貧時代扶貧隊伍建設體制機制改革新路徑。人才是發展的第一動力,通過統籌劃轉、調劑事業編制2099個,連續2年招聘本科大學生到嘎查村鍛煉服務,破解了農村牧區基層一線人才嚴重不足的難題。

林西縣大營子鄉富康新村全體村民向全國人民拜年。

第二是由赤峰市政府出資2000萬元設立“赤峰市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出資10000萬元設立“赤峰市鴻德農牧業擔保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市政府投融資平台“赤峰市興農投資公司”子公司,公司歸屬赤峰市扶貧辦主管,保証公司不偏離扶貧的經營方向。有效緩解金融機構扶貧貸款的風險,建立和完善產業發展與扶貧之間的連接機制,明確幫扶貧困戶的范圍和數量,精准提升幫扶效應。

第三是構建綜合防貧保障體系,防止返貧和減少貧困發生。兩年投入資金3000萬元在12個旗縣區實施防貧保障基金項目,除因病、因災、因學致貧因素,還增加收入保障等其它致貧因素,拓展防貧保障范圍,化解致貧返貧風險﹔實現政策補位,將城鎮低收入人群納入保障范圍,探索城鄉統籌解決相對貧困試驗,防止農村牧區邊緣易致貧戶致貧和脫貧不穩定戶返貧。採用委托商業保險公司運營而非政府直接負責的形式,提升基金運行效率,增強防貧效益,構建長效脫貧機制。

寧城縣大城子鎮萬畝番茄園區航拍圖。

下一步,赤峰市扶貧辦將進一步完善資金投入、資產收益、項目分布、選題論証等方面工作,推進試驗項目,加快資金支出進度﹔加強與其他部門的聯系,動員更多的社會主體參與到后續的脫貧成果鞏固工作中來,形成扶貧辦統籌多部門聯合共同開展改革試驗工作的局面﹔加強赤峰市扶貧改革試驗成果的媒體宣傳力度,多角度展示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中探索的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創新交流培訓方式,提升政策業務培訓實效,助推改革試驗區建設穩步前進。(岳鐵軍、王燕)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