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河區雙河鎮進步村:稻花香裡說豐年

2020年10月20日12:03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進步村一望無際的稻田。柴進 攝

金秋十月

天藍水綠間

雙河鎮進步村的稻田裡

漫田金黃、風吹稻浪

阡陌聞香

……

飽滿的稻穗。柴進 攝

日前,雙河鎮進步村收割機奏響“秋收旋律”,5000畝水稻喜迎豐收。大型的收割機在田壟間來回折返,顆粒飽滿的稻粒層層鋪滿了夾倉,一派豐收景象。

“今年四五月份,受極端災害天氣影響,稻苗損失了一部分,好在補救及時,再加上后期的精心管護,現在畝產收成基本穩定在1000斤左右,相比於小麥等其他農作物來說,收成還算喜人。”雙河鎮進步村黨支部書記陳茂偉說。

為全面延長產業鏈條,進步村以稻米加工為契機,將稻粒按照品相不同分成三類,定價3元—5元不等,建立精准市場需求投向,讓進步大米售出更好價格。與此同時,按照一稻多收原則,村黨支部進一步挖掘農業附屬物的再利用價值,將稻米和加工后的稻殼銷售給周邊的養殖大戶,加工成牛羊草料,實現了畝均再增350元的紅利。

雙河鎮進步村位於黃河和總干渠兩河之間,地理位置優越,水利資源得天獨厚,再加上河套地區晝夜溫差大等獨特優勢,非常適合水稻種植。在這樣的背景下,2019年,由村黨支部牽頭,按照生態優先、綠色高質量發展要求,通過與內蒙古德欣安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集中流轉土地5000畝,投資1200萬元,進行水稻種植,發展現代化農業。

經過兩年的探索和試驗,進步村種植稻田積攢了豐富的經驗,種植出來的稻粒圓潤飽滿,產量也很不錯。

候鳥。柴進 攝

陳茂偉說:“水稻的種植,既有效降低了土地鹽鹼化程度,達到排鹼排鹽、改良土壤目標,又極大地修復了黃河沿岸生態環境,成為了天鵝、鶴、鸛、野鴨等十余種野生候鳥的棲息地,實現了生態、經濟雙提升目標。”(劉歡 柴璐)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