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為郝春山一家帶來穩穩的幸福

2020年10月19日10:09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走進郝春山家,郝春山成正在打掃庭院衛生,忙得不亦樂乎。別看郝春山現在家裡日子過的紅火,一家人過得幸福美滿。可就在幾年前,郝春山因窮而出名,不僅他本人有嚴重的聽力障礙,他的妻子袁麗華患還患有先天性小兒痳痞症喪失了勞動能力,女兒還要讀大學,這個原本就種植9畝地的家庭既要長期承擔醫療費用還要供養孩子上學,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回想起幾年前家裡艱難的那段日子,郝春山還記憶猶新。“家裡值錢的都沒有了,土地也大部分都流轉出去了,真的覺得生活沒有了希望。”郝春山回憶說。

就在郝春山最困難的時候,科左中旗門達鎮五家窩堡村“兩委”和包村干部多次到他家進行走訪,經過精准識別研判,2017年10月郝春山一家四口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肉牛產業助力脫貧致富。2018年初,在扶貧政策的幫助下,郝春山利用扶貧資金購買了3頭基礎母牛。一年時間裡楊樹成精心伺候,3頭基礎母牛先后產犢,數量翻了1倍,當年就盈利3萬多元。現在郝春山已經摸索出繁育和育肥相結合的一整套經驗,如何給母牛補充營養、怎麼給小牛犢輔喂牛奶、什麼時候打防疫針,他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庭院經濟將農家庭院的“方寸地”建成脫貧致富的“增收園”。郝春山利用家中空閑庭院,根據“小果園、小菜園、小田園”庭院經濟發展模式,按照庭院建設“十有四區”標准栽植錦繡海棠、李子等果樹和豆角、茄子、西紅柿等蔬菜,“不僅不用花錢買菜了,而且剩余的才到集市裡去賣,這夏季院子裡花花綠綠的,看著就舒服”郝春山笑著說。

“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幫扶干部,把好政策送到我家,不然我的日子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過下去了。謝謝!”郝春山握著筆者的手激動地說道。

據了解,近年來門達鎮黨委、政府針對貧困群眾需要依托產業脫貧的實際,突出抓好以肉牛養殖、節水農業、庭院經濟為主的產業扶貧。按照“人均2頭牛、戶均5頭牛”目標,集中扶持78戶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養殖業,共購牛132頭、羊37隻,12戶貧困戶入股種養殖合作社。如今,在鎮黨委、政府的引導下,在養牛大戶帶動下,該鎮肉牛存欄達到20000多頭。同時,該鎮全面貫徹落實旗委“31111”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重大戰略工程,堅定不移地走結構調整、農牧結合、質量興農、高效節水之路。今年,全鎮共實施高標准農田4.5萬畝,涉及八個嘎查村,惠及21戶貧困戶,修建井房301座,鋪設管道35.92萬米,滴灌帶27.57萬公裡。在此基礎上,針對全鎮農戶庭院面積較大、且利用率不高的問題,推廣“半畝果、半畝園、半畝田”庭院經濟模式,抓好果樹、蔬菜和油葵等經濟作物種植,實現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增收全覆蓋。目前,通過落實多項扶貧舉措該地區綜合貧困發生率降至0.02%。(郭紫瑜)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