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梁素海流域烏蘭布和沙漠:守住“綠水青山” 做活“金山銀山”

2020年10月13日10:22  來源:巴彥淖爾日報
 

沙漠綠起來了

巴彥淖爾市境內的烏蘭布和沙漠位於烏梁素海流域上游源頭,是黃河流域的有機組成部分,總面積506萬畝。近年來,巴彥淖爾市認真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生態治理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為方向,實行全要素、全流域綜合治理,在烏蘭布和沙區探索出了生態治理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有效途徑。

在烏梁素海流域綜合治理中,巴彥淖爾市堅持全要素全流域治理,守住了“綠水青山”,做活了“金山銀山”。近日,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公布,巴彥淖爾市烏梁素海流域烏蘭布和沙漠治理區榜上有名。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通過腳踏實地、開拓創新的科學實踐,巴彥淖爾市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效轉化路徑,一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宏偉藍圖轉化為生動實踐的壯美畫卷正在巴彥淖爾大地延展開來。

開展生態環境治理 守住“綠水青山”

上世紀50年代以來,巴彥淖爾市持續開展烏蘭布和沙漠治理行動,歷經幾代人,先后實施了國家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烏蘭布和沙區生態環境全面好轉。特別是近年來,巴彥淖爾市在烏蘭布和沙區開展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工作的探索,守住了“綠水青山”,做活了“金山銀山”,長效化機制不斷健全。

2018年8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巴彥淖爾市列為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巴彥淖爾市通過綜合治理,在烏蘭布和沙漠東緣更新重建了長154公裡、平均寬50多米的大型防風固沙林帶,形成了縱深推進、前擋后拉、全面保護的立體防沙體系,有效遏制了烏蘭布和沙漠的東侵﹔在緊臨黃河的沙漠區域,以人工造林為主,營造黃河護岸防護林帶,保護母親河的安全﹔以更新改造農田防護林網為主,沿渠系人工營造農田防護林網,阻擋控制了流沙的擴大蔓延,保護好河套灌區的基本農田﹔沿110國道、京藏高速公路、包蘭鐵路營造護路林,確保我國北方交通主要干線安全,改善交通干線兩側的自然景觀﹔在沙漠腹地修建了總長100余公裡的穿沙公路,在公路兩側通過人工造林、封沙育林,建成了喬、灌相結合的阻沙骨干防護林帶,既阻斷了沙源,切斷了沙漠向黃河及城鄉周邊輸沙的通道,又為縱深治理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過境候鳥種類已由過去的40多種增加到現在的近80種,該區域已成為過境鳥類的“重要驛站”和“繁殖地”,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作出了貢獻。

堅持用好生態牌綠色牌 做活“金山銀山”

在治理烏蘭布和沙漠過程中,巴彥淖爾市堅持生態治理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方向,遵循錢學森提出的“多採光、少用水、新科技、高效益”的沙產業理論,形成以生態項目扶持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帶動生態建設,政府政策性引導、企業產業化經營、農牧民市場化參與的防沙治沙新格局,達到生態與生計兼顧,綠起來與富起來結合,治沙與致富雙贏的目的,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樣板。目前,烏蘭布和沙區主要有肉蓯蓉、釀酒葡萄、現代牧業、沙漠生態旅游、光伏發電五大產業。

“治沙”“致富”兼顧,大力發展經濟林產業。巴彥淖爾市累計在烏蘭布和沙漠種植梭梭35萬畝,接種肉蓯蓉10萬畝,種植釀酒葡萄、蘋果、梨、棗樹等3萬畝﹔投入20多億元,建成42萬畝無污染飼草料基地、38座有機牧場、2家現代化工廠、1家有機飼料廠、10家有機肥廠、1家飼料廠和1家無害化處理廠,年加工產值46億元﹔目前正在建設投資22億元的伊利集團20萬畝草業基地和4萬頭有機奶牛養殖園區、 投資13億元的蒙牛4.2萬頭有機奶牛養殖園區和投資15億元的中以防沙治沙生態產業園。

借光治沙,實現光伏產業、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互融共贏。巴彥淖爾市依托烏蘭布和沙區豐富的光照資源,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綠色清潔能源,開啟了“借光治沙”新模式。目前,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220兆瓦,年發電量3.6億度,光伏板下發展設施農業、高效農業,有效帶動了脫貧致富。

“風景”變“景區”,扎實推進生態旅游融合發展。巴彥淖爾市不斷加大沿沙一線旅游景點的開發建設力度,將光伏園區、聖牧有機牧場、葡萄酒庄、中草藥基地等現代農牧業產業化成果打造成為新的旅游景點,以烏蘭布和沙漠、納林湖、金馬湖、萬泉湖等沙、水資源為依托,引入沙漠越野、沙漠垂釣等特色體驗項目,先后創建國家4A級景區2處、國家級保護區1處、國家濕地公園2處、國家沙漠公園1處、國家地質公園景區6個。納林湖和金馬湖榮獲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金馬漁村榮獲中國旅游總評榜美麗鄉村稱號等榮譽,年接待游客14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0.4億元。

下一步,巴彥淖爾市將以烏梁素海流域烏蘭布和沙漠治理區被命名為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為契機,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希望轉化為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構筑祖國北疆萬裡綠色長城的生動實踐,在烏梁素海流域綜合治理中,加快發展沙產業、旅游業等產業,推動全流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創建“全面開花”,為西北地區乃至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巴彥淖爾經驗”。(黃景蓮/文 高曉龍/圖)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