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司令”的小康之路

2020年10月04日08:24  來源:內蒙古日報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金秋時節,位於呼倫貝爾市牙克石的呼倫貝爾農墾免渡河農場的“白鵝戲水”風景線,吸引了大批攝影愛好者前來這裡採風。這是農場靈活就業職工黃海陽夫妻倆飼養的2萬羽“脫貧致富”大白鵝。

  黃海陽是免渡河農場家喻戶曉的致富能手,是率先放養白鵝脫貧奔小康的典型,被當地人稱為“鵝司令”。

  2008年以前,黃海陽是農場的救濟戶,家裡一貧如洗。在農場的幫扶下,他用農場貼息貸款的5萬元開始養豬。4年下來,黃海陽還清了所有貸款。這段經歷,為他放養白鵝積累了信心和經驗。

  2013年,農場鼓勵職工發展白鵝養殖等靈活就業,幫助選擇適合養殖白鵝的場地,並且成活一隻鵝雛農場給補貼5元。黃海陽心動了,經過市場調查,他了解到鵝不易生病,隻需3個月就能出欄,鵝飼料在農場隨處可見,飼養成本低,經濟價值高,見效快。說干就干。從購買鵝苗、打防疫針,到拌料喂食,他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環節。不懂就看書學習,通過網絡查閱資料﹔學不會,就請教專家和技術人員。第一次聽到鵝苗歡快的叫聲,黃海陽激動地一宿沒睡著覺,憧憬著未來的幸福生活。

  “當年養的6000羽大鵝成活率90%以上,100天賣了5450羽,純收入20多萬元!”提起養鵝經歷,身材瘦削、皮膚黝黑的黃海陽打開了話匣子。

  “萬事開頭難,干啥都得吃苦!”黃海陽說,小鵝苗夜晚會擠在一起取暖,容易被壓死,那段時間,他從來不敢深睡,打個盹就得起來到鵝圈轉一圈,驅散簇擁在一起的小鵝苗。

  “人踏實,勤快,愛學習,是個能人!”是當地人對黃海陽的評價。黃海陽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特色養殖能手,8年下來,白鵝數量發展到2萬羽,年收入超過30萬元。

  看到黃海陽通過養鵝脫了貧、致了富,大家都來參觀學習。無論誰來,黃海陽都會毫無保留地為他們講解養鵝“致富經”。慢慢地,“鵝司令”就成了黃海陽的雅號。在他的帶動下,當地和他一樣的養殖戶已發展到6戶,免渡河地區養鵝業也小有名氣。如今,日常檢查鵝圈、按比例調制飼料、定量定點喂鵝,上山、下水遛鵝是黃海陽最快樂的事。

  “好日子是干出來的。”黃海陽自家的日子奔了小康。現在,他在城裡買了樓房,有了私家車,每年忙過4個月的養殖時間后,還可以外出旅游。他說:“日子想要過得越來越紅火,就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干!”

  隨著免渡河地區養鵝業的發展,黃海陽計劃在5年內籌建鵝雛繁殖場和大鵝屠宰冷凍廠,形成白鵝經濟產業鏈,吸收、帶動更多的靈活就業人員脫貧致富奔小康。(記者 李新軍 實習生 周德發)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