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爾旗:一場技術革命引領農牧民發“羊”財

2020年09月10日09:21  來源:內蒙古日報
 

  走進准格爾旗盛原種業養殖場,隻見一排排羊舍整齊劃一,不同品種的羊被分圈飼養。養殖場負責人介紹說:“這裡正在進行著一場養羊技術革命,當地農牧民靠養優秀肉羊品種走上‘羊’關大道,大發‘羊’財。”

  進入養殖場,每個人都需要在消毒室進行霧化消毒。記者看到,每隻羊耳朵上都有一個黃色標簽,這是它的“身份証”。養殖場配備了消毒更衣室、飼料加工機、有機肥加工機等先進的生產設備,實現了生產標准化、防疫設施化、養殖良種化的健康科學養殖。該養殖場於2006年建成,通過政府扶持、科技支撐、龍頭牽動、農牧戶聯動,為准格爾旗羊產業帶來勃勃生機。

  “最初養殖場引進50隻優質內蒙古白絨山羊,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給當地農牧民提供了將近1000隻優質的種羊,隨著市場的變化和農牧民的需求,旗農牧局又在2017年引進了具有早熟、生長快、肉質好、繁殖率高、適應性強等特點的優質肉羊薩福克,採取純繁養殖的形式擴大種群,每年為養殖大戶提供600余隻薩福克肉羊種公羊。”該養殖場負責人王金燕介紹說。

  “在政府扶持下,對基地的養殖棚圈進行了提升改造,正在建的養殖棚圈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可復制標准化棚圈的特點,普通棚圈冬天羊為了抵抗嚴寒很難增重,新棚圈冬天羊也可以增重育肥,從而提高養殖效益。”指著正在建設的棚圈王金燕說。

  該旗種畜場培育出來的優質種羊以補貼的形式發放到肉羊和絨山羊繁育戶,繁育戶擴大規模繁殖出的高代雜種經鑒定合格以后,再繼續發放到各大養殖戶,同時兼顧貧困戶,達到雜交改良的目的,提高經濟效益。

  沿著准格爾旗十二連城鄉的通村公路向北行駛,一排1000余平方米紅色頂子磚混結構的規范化養殖棚圈映入眼帘,這便是召梁村村民苗豐1年創收50余萬元的致富“寶地”。見到苗豐時,他正在給羊加工飼草料。苗豐的300余隻羊長相特別,頭短而寬,鼻梁隆起,體格碩壯,背、腰和臀部長寬而平,肌肉豐滿。這是苗豐享受政府補貼從盛原種業養殖場購買的薩福克種羊,經過幾年的引種繁育,已經全部改良成了產肉高、產毛高的優質肉羊。

  “我養羊已經十二三年了,之前一直養當地傳統品種的羊。沒想到新品種這麼好飼養,長肉又快,效益明顯好於傳統羊,我現在的300多隻羊全部是改良過來的,每年賣肉可以收入十五六萬元,賣種羊能收入三十五六萬元,一年收入50多萬元。”苗豐說,他還從養殖基地取經,自己配置飼草料,科學配比的飼草料綠色安全。

  十二連城鄉蠻漢壕村村民呂廣發同樣靠養羊發家致富。他家養殖的150余隻羊也是在旗農牧局的幫扶指導下,與自家本地羊雜交生的優質肉羊。他說,自己養了將近30年的羊也沒有致富,自從政府幫助改良了自家羊的種群后,腰包才鼓了起來,政府還給他補貼購買種羊款以及蓋棚圈、草棚的花費,還給提供苜蓿籽,這是政府拉著他致富呀!

  准格爾旗2019年共有36戶貧困戶通過補貼購買154隻優質種公羊而致富。

  政府不但把養殖戶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准格爾旗在每個村都設有防疫員,負責防疫檢疫、春秋兩季的集中免疫和計劃免疫工作,為廣大養殖戶保駕護航。

  農牧業要增效,科技是關鍵。該旗通過資金保障、人才支撐、技術應用來實現節本降耗、增加效益的目的,真正為農牧業現代化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該旗引進優質肉羊和白絨山羊,採用種畜場+養殖繁殖戶+養殖大戶輻射普通養殖戶和貧困戶的種畜調劑模式,目前,新品種種羊公畜的發放量已覆蓋全旗80%的農牧戶,良改比率達到86%。(內蒙古日報融媒體記者 王玉琢 准格爾旗融媒體中心 趙冬霞)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