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革命”提升呼倫貝爾農牧民幸福感

2020年08月31日08:24  來源:內蒙古日報
 

在扎蘭屯市達斡爾民族鄉,滿都村小有名氣。作為全市人居環境整治試點村,達斡爾民族鄉在這個村成立了保潔辦,建立起完善的垃圾轉運處理系統,村裡村外的干淨程度堪比城市街巷。當下,這個小村庄正在推進一場人居環境整治的革命——“廁所革命”。

有著1857口人的滿都村,在達斡爾民族鄉是個較大的村子。整齊劃一的房屋掩映山間,干淨整潔的村道蜿蜒向前,道旁的櫻桃樹結滿了紅彤彤的果實,一個個墨綠的垃圾桶成為村裡的獨特一景。

在村中的一個院落裡,挖掘機挖出了一個兩米多的深坑。施工人員介紹,這裡正在進行旱廁改水沖廁所施工,馬上將要安放填埋化糞池,再經過安裝便器、布設下水管道等工序后,一個水沖廁所即告完成。

“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牆圍四邊”,這曾是農村廁所留給人們的印象。由於旱廁沒有沖水設備,糞池長期暴露於空氣中且易於滲漏,會對地下水、空氣、河流造成污染,不僅嚴重影響群眾居住環境,也影響美麗鄉村建設。

村民王志新家的衛生間是由屋內一間房改造而成。不到3平米的空間內,有一個沖水式馬桶和壓力罐。馬桶上貼著一張聯系卡,上面標有維修、監督和村級聯系人的電話。可在半個月前,她家的廁所夏季臭氣熏天,孩子夜晚上廁所還需要陪同﹔冬天,天冷、地滑,更是苦不堪言。“現在上廁所方便又衛生,再也不用為老人和孩子擔心了。”王志新說。

與王志新一樣,滿都村裡其他村民對政府推進的“廁所革命”也是贊不絕口。過去,有些村民家裡甚至連獨立的旱廁都沒有,隻能幾戶共用一個旱廁。今年在改造廁所時,一些村民外出打工不在家,但當得知村裡在推進這項利民工程時,他們都委托鄰居幫忙照看著施工,等著回家“坐享其成”了。

廁所改造工程採取農民自建,政府補貼的形式,實行先建后補。按照每戶4000元補貼標准,政府重點補貼壓力罐、玻璃鋼化罐、坐便器、管材、挖坑等。農戶投工投勞,自建廁所隔斷、門窗、內部裝修,配備洗臉池、熱水器等。

滿都村黨委書記劉廷江介紹,現已完成廁所改造的村民有一半以上安裝了熱水器,洗澡也方便了,這項惠民工程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村裡還有90多戶因房屋面積小、房屋老化等問題未進行改造,現正在積極採取解決措施,近期家家戶戶都能用上水沖廁所。

近年來,呼倫貝爾市不斷推進農村牧區戶用衛生廁所建設,滿都村的“廁所革命”,就是呼倫貝爾市農廁改造的一個縮影。

今年,呼倫貝爾市將改造衛生廁所3.8萬戶,全市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40%以上,主要推進模式為水沖式廁所。各旗市區將年度任務落實到村,各示范村強化廁所革命糞污設備配備,同步實施糞污治理,實行“分戶改造、集中處理”與單戶分散處理相結合,鼓勵聯戶、聯村、村鎮一體處理,重點與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或資源化利用有機結合,實現改廁工作推進到哪個村,糞污抽取、轉運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就覆蓋到哪個村。

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廁所革命”是重中之重。“廁所革命”提升了呼倫貝爾市農牧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記者 李玉琢 實習生 李金田 付饒)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