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五轉”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原動力

2020年08月10日10:59  來源:內蒙古日報
 

  多年來,作為資源枯竭型工業城市,烏海市一度飽受經濟結構失衡、替代產業乏力等“成長煩惱”。直面發展困境,產業結構怎麼轉?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烏海市正在給出自己的答案。

  近年來,烏海市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圍繞打造轉型發展示范區,堅持把優質項目建設作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最關鍵的要素來抓,以“科技提升轉”“嫁接改造轉”“增量注入轉”“結構調優轉”“重組做強轉”“五轉”為抓手,大力引進建設延鏈、補鏈的優質項目,推動產業鏈往下游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努力走出一條符合新時代要求、具有烏海特點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進入8月,位於海勃灣工業園區建龍集團內蒙古賽思普科技有限公司氫基熔融還原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繁忙,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總投資10.9億元的高端冶金項目,預計10月進入熱試車。

  該項目規劃建設年產30萬噸氫基熔融還原法高純鑄造生鐵,氫基熔融還原法高純鑄造生鐵項目是烏海運用“嫁接改造轉”理念引進的工業轉型標志性項目。建龍集團和內蒙古包鋼萬騰有限責任公司通過“重組做強轉”方式盤活了原有的200萬噸鋼鐵項目,然后將氫基熔融還原法高純鑄造生鐵項目嫁接過來,生產市場緊俏的高純鑄造生鐵、超高純特種生鐵。

  引進建龍集團不僅盤活了原包鋼萬騰項目,解決了數千人的就業,更給烏海帶來了高端冶金項目,推動了烏海傳統“碳冶金”向新型“氫冶金”轉變。

  烏海京運通新材料光伏項目是烏海市新引進的一個“增量注入轉”項目。企業行政部負責人說,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 6.5GW 的等效太陽能電池片產能,去年項目已經投產,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營業收入53億元。

  這些高質量項目紛紛落地和投產的背后,是該市大力推進“科技提升轉”的功勞。近年來,烏海市圍繞主導產業,健全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精准對接、深度融合,著力打造區域創新型城市。目前,全市累計建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家、自治區級企業研發中心24家、院士專家工作站1家。

  烏海市還著力推進“結構調優轉”。把發展服務業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以環烏海湖、甘德爾山旅游開發為重點,大力培育發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統籌推進商貿、金融、文化、信息等服務業發展,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逐步扭轉“一煤獨大”的發展格局。

  烏海市還鼓勵支持傳統產業向大型化、集團化方向發展,積極推進“重組做強轉”。推動重點產業整合重組,60萬噸以下煤礦加快淘汰整合。積極推進煤焦企業整合重組、技術升級,力爭用3年時間建成2家規模500萬噸以上的焦化龍頭企業,推動要素集中集聚集約利用,促進經濟集約高效發展。

  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烏海市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烏海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比全區高13.9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區首位。(記者 於海東 郝飚)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