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綠水青山 激發生態效益 內蒙古森工集團讓“生態綠”成為改革發展底色

2020年08月01日11:59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白建平 攝

人民網呼倫貝爾8月1日電(記者 白建平)8月1日,中國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揭牌儀式暨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新聞發布會在牙克石市舉行。發布會就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價值評估成果和內蒙古森工集團發展改革成果進行了發布。

據介紹,內蒙古大興安嶺是我國面積最大、集中連片、保存最好的重點國有林區,地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9個旗市,生態功能區總面積10.67萬平方公裡,天然林蓄積佔全國的1/14,森林面積、蓄積分別佔內蒙古自治區的32%、62%,佔全國重點國有林區的31%和33%,72%的森林實行禁止或限制性開發,濕地保護率52.5%,截止目前,林區有自然保護地60處,包括自然保護區8處、森林公園9處、濕地公園17處、濕地保護小區26處,保護地總面積225萬公頃。良好的森林濕地生態系統維護著呼倫貝爾大草原和東北糧食主產區的生態安全,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森林資源培育戰略基地,在落實“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戰略定位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1952年以來,林區幾代務林人不折不扣執行黨的林業政策,累計提供2億立方米優質木材,栽植2000萬畝人工林,有林地面積、活立木總蓄積、森林覆蓋率分別從開發初期的636.5萬公頃、6.6億立方米、60.1%提高到目前的837.2萬公頃、10.3億立方米、78.39%,分別增長了31.5%、56%、18.29%。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與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量為6160億元/年(其中,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量為5299億元),佔自治區的50%以上﹔森林生態系統涵養水源的物質量每年171億立方米,相當於三峽水庫設計庫容的43.61%,是當之無愧的高緯度“中華水塔”﹔森林生態系統每年的碳匯當量為2329萬噸,佔自治區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3。生態保護成效走在了全國前列。

同時,內蒙古森工集團認真貫徹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從2018年到2020年開展了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森林與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與綠色價值核算,結果顯示:以2018年為評估核算基准年,森林與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量為6160億元/年。森林生態系統涵養水源的物質量為171億立方米/年,相當於三峽水庫設計庫容的43.61%,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綠色水庫”總價值為1646.94億元/年﹔森林生態系統每年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匯當量為2329萬噸/年,折合成二氧化碳為8541.79萬噸/年,相當於吸收了內蒙古自治區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7.26%,佔內蒙古全區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3,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綠色碳庫”總價值為1071.75億元/年﹔森林與濕地生態系統“淨化環境氧吧庫”總價值為1024.98億元/年﹔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為1090.34億元/年,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量為156.61億元/年,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基因庫”總價值為1246.95億元/年。

通過評估核算結果可以看出,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既是一個綠水青山的生態屏障,更是一個金山銀山的財富寶庫,內蒙古森工集團既是綠水青山的忠誠守護者,又是金山銀山的高效創造者。

今后,內蒙古森工集團將全力建設好林區美、林業興、林工富的大興安嶺和諧美麗新家園,為筑牢萬裡綠色長城和生態安全屏障、建設亮麗內蒙古貢獻大興安嶺林區力量。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