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保護母親河 致富一方人

王慧

2020年07月16日08:41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游客在“雲中田園綜合體”觀光。王慧 攝

“這裡的有機農產品特別好吃,沒有任何農藥,摘下來孩子就可以直接吃,不僅讓孩子了解了農產品的生長知識,還讓孩子大飽口福,整個環境濕潤舒服,很適合假期短途游。”從呼和浩特市驅車來到雲中田園綜合體採摘果實的張雯雯說。

雲中田園綜合體觀光園中,使用新興技術培育的蔬菜長勢良好。王慧 攝

“‘雲中田園綜合體’是農村鄉村游的升級版,這裡可以提供住宿,同時提供有機的農產品採摘,這裡還有青少年訓練擴展基地以及親子活動區,目前已經做成了產業化。”雲中田園綜合體工作人員說。

記者跟隨著“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採訪團來到了托克托縣雲中田園綜合體,現代化的農產品栽培,綠植與水系環繞成景,置身其間,花香草香襲人。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距離呼和浩特市區全程約98.4公裡,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縣內有被考古學家命名為海生不浪文化的新石器人類遺址。如今的托克托縣依托當地文化脈絡,打造了神泉生態旅游景區、郝家窯民俗村、印象黃河玻璃觀景平台、黃河麥野谷生態休閑旅游景區、黃河夢幻水世界、胡服騎射主題公園、革命歷史紀念館等一批景區景點。

俯瞰黃河“一溜灣”。馬斌 攝

“沿著觀光路線到黃河幾字彎處,在托克托縣段是37.5公裡,同時在河口村也是黃河上游、中游的分界點,也是歷史上互市貿易的水上碼頭,現在當地人將幾字彎的黃河風景親切的稱為‘一溜灣’。依靠著母親河,當地發展農家樂67家,日子過得越來越好,2019年旅游接待人數達1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億元。”托克托縣文化旅游體育局副局長康兆鵬告訴記者。

古色古香的農家樂外景。任帥 攝

走進農家樂的院子裡,古朴的建筑風格,特色的農家美食,讓遠道而來的游客不禁想坐下來品茶聽故事。從呼和浩特市駕車來到托克托縣游玩的李靜說:“托克托縣距離呼和浩特很近,開車一個多小時就到了,玩的累了還能品嘗到當地的燉魚、粉湯,感覺很愜意。”

黃河內蒙古托克托縣段。馬斌 任帥 攝

近年來,托克托縣大力推動沿黃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大力發展當地旅游的同時,推進生態保護,劃定了3.3公裡沿黃生態保護區,推行了河長制、湖長制,嚴格執行24小時入黃水質監管,在加強天然林保護的同時,實施了沿黃生態廊道建設,目前已完成5.9萬畝,將綠水青山變為當地農戶致富的金山銀山。

站在生態廊道上遠眺,滿眼翠綠。王慧 攝

走上沿黃生態廊道觀景台記者看到,托克托縣沿黃生態良好,青草翠樹與黃河依偎在一起,再也看不到過去黃沙迷霧的景象。“站在觀景台遠眺,蜿蜒的黃河緩緩流動,兩岸的叢林郁郁蔥蔥,微風拂過,空氣中都帶著陣陣水草清香。”作為托克托縣本地人的馬斌看到眼前的美景感嘆不已。”

托克托縣林草局副局長張海偉說,在托克托縣沿黃生態廊道,從西到東37.5公裡的黃河北岸的生態保護,計劃實施7.4萬畝,其中人工造林4.6萬畝,退化林修復1.8萬畝,景觀提升工程1萬畝,綠博園工程3000多畝,其中我們今年試種了林下經濟,並將這些經濟林交付到農民手中,在保護生態的同時希望這些經濟林帶動當地農戶致富。

據了解,托克托縣在保護母親河的同時,還大力推廣節水技術,投入5.1億元,實施了麻地壕灌區節水改造項目,襯砌各類渠道180公裡,建設各類建筑物610座,灌區水利用系數由過去的30%,提高到現在的57%。同時,大力推進工業節水、農業節水和再生水循環利用,積極倡導全社會節水行動,努力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