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呼和浩特行動

2020年07月13日09:35  來源:內蒙古日報
 

社區裡的新型垃圾收集系統。

乘客體驗首趟進京高鐵。

伊利液奶產品生產線。

伊利新工業園內的機械手設備,一個機械手可頂60個工人的工作量。

整裝待發的新能源公交車。

清華同方服務器及自主可控計算機產品制造基地。

中國蒙健馬鈴薯基地。

市民體驗大數據帶來的變化。

呼和浩特盛樂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呼和浩特市首座新能源汽車綜合復用充電站。

環聚新能源光伏產業。

□本報記者 鄭學良 呼和浩特日報記者 雲艷芳

2019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困難矛盾增多的形勢,呼和浩特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迎難而上、砥礪前行,全市各項事業取得新突破、新成績。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791.5億元,全區排名第二,增長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14.2億元,增長1.2%﹔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823.8億元,增長2.2%﹔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853.4億元,增長7.3%,佔地區生產總值的66.4%,發揮了首府穩定器、壓艙石作用。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全區排名第一,增長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646.5億元,全區排名第一,增長2.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3.1億元,全區排名第二,下降0.8%(剔除減稅降費因素增長9%)。

打造現代產業體系

——壯大發展新動能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乳業作為呼和浩特市培育出的全球知名品牌,呼和浩特市政府專門制定印發了《打造“中國乳都升級版”若干意見》《推進乳產業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全面組織實施了優質奶源基地建設、農企利益聯結、千億級龍頭企業培育、特色中小企業集群培育和乳業國際化創新“五大升級”計劃。呼和浩特市乳業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率先取得新突破。其中,伊利盈利能力、品牌價值、質量管理標准、原料質量控制標准和科研實力5個方面指標在全球乳業中居於領先地位。總投資400億元的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項目落地開工,蒙牛創新產業園正在推進中,國際乳業創新中心、國家技術標准創新基地獲得國家、自治區支持。

呼和浩特市把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與實施環保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加快生物醫藥行業技術創新、技術進步。金宇集團建成全球最大口蹄疫疫苗生產基地,成功打造自治區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實現由生產到“生產+創新”的轉型。並擁有“獸用疫苗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農業部反芻動物疫苗國家重點實驗室”3大國家級實驗室,牽頭制定了3項國家行業標准,擁有4個智能車間、9條智能生產線,是國內產品品類最齊備的動保企業。阜豐生物累計投資5.2億元,開發出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廢氣廢水治理新技術並實現工業化應用,同時建成總投資10億元的氨基酸升級改造項目。阜豐生物成為世界第一大氨基酸與生物多糖生產基地,年產谷氨酸鈉、黃原膠分別為60萬噸和10萬噸,佔全球市場的60%和30%。

呼和浩特市在火電企業全面推行節能環保改造和清潔生產行動,全市30萬以上火電機組全部實行了煤場封閉運行和清潔生產,基本實現超低排放。2019年年底,已將現役老舊機組全部升級改造完畢。

推動煉油廠加大下游聚丙烯新產品開發力度,實現聚丙烯纖維料的量產和薄壁注塑料的試產,同步加快國VI乙醇汽油生產置換。支持煉油廠新建50萬噸�年直餾柴油加氫生產航空煤油裝置,進一步提升油品質量和效益。引進美國空氣產品公司與久泰集團實施資金和技術合作,著力打造一流新型煤化工產業基地。加快久泰新材料年產100萬噸煤制乙二醇及6萬噸聚甲醛、旭陽中燃焦化循環產業園等項目建設。

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環光伏太陽能級單晶硅產能達到36GW,五期建成投產后,全市單晶產能將突破50GW,太陽能級單晶硅全球佔有率將達45%以上﹔半導體級單晶硅產能1100噸,產品競爭力居全球前列,可實現電子級硅片進口替代。企業自主研發的N型高效單晶硅片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4%,佔全球市場份額56%以上。晶環電子研發出全球最大的450公斤級超大尺寸高品質藍寶石晶體並實現量產,使我國大尺寸藍寶石材料徹底擺脫進口依賴。

推動金山高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鋰電池、正極、負極建成投產,總投資50億元的南京開沃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億緯鋰能動力電池等大項目持續推進,今年全部建成后可形成1萬輛新能源客車、10萬輛新能源物流車的產能,年產值可達200億元。

三大運營商雲計算中心已形成70萬台服務器能力,入駐百度、騰訊等60多家電商企業。正在加快創建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加快建設數聚小鎮、浪潮大數據產業園等重大產業集聚項目。建成呼和浩特至北京4條直通光纜,正在全力爭取落地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建成航天雲網。推進萬戶企業登雲計劃,三大運營商、浪潮集團等企業成為自治區第一批登雲服務商。73萬台大數據服務器裝機能力項目開工建設,內蒙古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台落地建設,曠視人工智能超算平台建成投用,內蒙古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台落地建設。

顯鴻科技以自主知識產權物聯網芯片“蒙芯”為核心,研發出物聯網微能源採集控制、低功耗通訊等數十項新技術,廣泛應用在交通、電力、物流等領域,進一步做優做強電子信息制造業。

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白塔空港改建了1600平方米國際快件監管倉庫。沙良陸港一期項目、城發惱包快遞電商產業園、沙良生活消費品物流倉儲中心建成投運。引導推動城發物流園區、沙良公鐵物流園區、新暢鐵路配送中心等升級改造,推動物流標准化、智能化建設。加快快遞業發展。金川、金橋、新城、農牧電商等電子商務集聚區已形成電商辦公面積20多萬平方米,簽約入駐600多家企業。金橋電子商務產業園入選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加快現代農牧業發展:全市主要農作物標准化生產面積117.4萬畝,生產標准化覆蓋率25.2%。設施蔬菜2.1萬畝,生產標准化覆蓋率100%。2019年農牧業生產再獲豐收,糧食總產量達171.3萬噸,淨增奶牛1.1萬頭。全年完成33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劃定,啟動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24萬畝,新增優勢作物標准化生產面積60萬畝,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91.5%,奶牛規模化飼養率100%。

在玉米種植高產區形成了以土默特左旗、和林格爾縣、托克托縣為主的奶牛養殖核心區,奶牛養殖處於全國領先水平,70%以上使用電子化管理軟件、50%具有糞污處理設施。在天然草場面積較大的清水河縣、武川縣、和林格爾縣大力發展肉牛、肉羊、肉驢、奶山羊等特色養殖。

全市休閑農業點達500余家,星級農家樂15戶,帶動農戶5000多戶,年接待100萬人次。2個村分別被評為“中國美麗鄉村”和“中國美麗民俗村”,創建國家級休閑農業示范點1個,自治區級示范縣3個、示范點16個。清水河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入選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名單。2019年全年新增市級以上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20家、家庭農牧場294個﹔新增3個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培育新型農牧業經營帶頭人1286人。

完善創業創新體系

——增強發展新動能

創新體系建設方面,呼和浩特市政府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構建區域創新中心的實施意見》,從加強科技創新平台載體建設、支持創新主體開展創新活動、支持自主知識產權創造、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鼓勵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等8個方面制定了30條具體措施。目前,呼和浩特市70%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均建立了研發機構。

大眾創業方面,已建成眾創空間49家,總面積35.36萬平方米,服務初創企業1680家,服務創業團隊3596個,吸納就業13112個。

人才引進培育方面,呼和浩特市委專門印發了《呼和浩特市推進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若干措施(試行)》,大力實施人才引進戰略,2019年為事業單位引進人才516人。實施“青城英才”選拔計劃,引進培育各類高層次人才427人,其中柔性引進院士14名。

重大創新基地建設方面,將城區東部生態環境最好、交通最便利、各種建設條件最優越的30平方公裡城市建設用地用於規劃建設呼和浩特科技城,並在招商引資、納賢引智方面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政策,從國內外引進科技企業、研發機構和創新人才,全面加大本地創新企業和創新創業人才培育孵化力度。目前,科技城已簽約落地浪潮大數據、華為雲數據中心、太湖之光超算中心、碳化硅院士工作站等11個項目。

優化營商環境

——培育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實施優化營商環境3年行動計劃,下決心把助力發展的軟、硬環境打造好,讓呼和浩特的吸引力、集聚力、公信力強起來。

聚焦“公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嚴格落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推進招投標改革和政府採購公開透明。聚焦“高效”,優化再造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商業性開發類項目審批時間比法定時間壓縮了89.2%﹔政府投資類項目審批時間比法定時間壓縮了86.9%。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及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多証合一”,將14個部門27項涉企証照事項進行整合,做到以“減証”推動“簡政”。推動所有行政審批部門減環節、減時限、減材料,將企業平均開辦時間由去年6.8個工作日壓至1.5個,建筑施工許可由224個工作日壓至90個,大幅壓減用電、用水、用氣報裝及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聚焦“便利”,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市本級不低於90%、旗縣區不低於80%,主要涉稅服務事項90%實現網上可辦。聚焦“親清”,完善領導干部包聯企業制度,涉企政策制定都要征求企業和行業協會意見。制定了《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十條規定》,對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由旗縣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包聯,全程跟蹤服務﹔旗縣區和部門要平等接收屬地及本行業企業反映的問題和困難,第一時間協調解決﹔列入市百億元級骨干企業培育計劃的企業可直接向市政府行文。聚焦“誠信”,全面兌現落實涉企政策和招商引資承諾。聚焦“滿意”,實施“好差評”制度,真正由企業和群眾評判政務服務績效。

此外,深入開展降成本行動,在落實企業電力多邊交易電價等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全面調整建設用地基准地價,重點降低工業地價和科研、教育用地價格,降低自持商業用地價格,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低成本用地保障。實施百億元企業培育工程,市政府專門制定了《加快培育百億元級工業骨干企業的實施意見》,實行市領導包聯、一企一策。推動企業挂牌上市,制定了《落實自治區推進企業上市挂牌三年實施計劃行動方案》。

擴大對外開放

——激活發展新動能

呼和浩特市全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2019年,成立以市主要領導為組長的9個專項招商引資納賢引智領導小組,分別走訪上海、天津、北京、杭州、廣州、深圳、重慶等重點城市,點對點拜訪有投資意向的企業,分別與華為、迪卡儂、遠大置業、杉杉集團、新城控股、創維等多家企業簽訂戰略投資協議,成功引進中環五期、遠大置業、杭蕭鋼構等項目。

此外,呼和浩特市出台了《和林格爾新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林格爾新區金融小鎮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加快現代金融業發展的意見》等6項招商新政策。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和東部發達地區先進產業轉移,成功舉辦京蒙(呼和浩特)高端產業對接會,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先進地區的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對接招商。中環光伏通過股權投資和產業鏈招商,已引進16戶關聯配套企業。星光集團(內蒙古)文旅產業園項目將帶動包括美國好萊塢電影集團、央視、中國電影學院等一大批涉及影視、旅游等領域的投資合作。呼和浩特市今年計劃實施的億元以上項目266個,總投資3013.18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529.27億元。

深化交流與合作。通過出訪“一帶一路”沿線10個國家等措施,推動乳業、旅游業、現代物流、木材加工等領域的一批項目合作。赴俄羅斯參加“貝加爾之旅”國際展覽會,推進跨境旅游合作,打造中蒙俄“萬裡茶道”國際旅游品牌。呼和浩特市成為國家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白塔航空口岸建成全區唯一的國際快件入境通道和俄蒙出口通道,覆蓋俄羅斯、蒙古國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27個城市。開通了泰國、蒙古國等8個國家和地區的20條國際、地區航線。天津無水港入駐呼和浩特市,增加了通往蒙古國、俄羅斯、歐洲等國家的大宗貨物中轉集散、保稅監管、通關過貨等功能。

合作開放水平不斷提升。京呼高鐵開通運營,呼和浩特市正式進入高鐵時代,融入京津冀城市圈。白塔機場國際(地區)航線11條,通達10個城市,國際旅客、國際快件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37.8%和89.6%。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全年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60個,到位資金200億元。2019年全年新增外資企業17家,投資總額3.8億美元﹔新增對外投資企業12家,投資總額3.2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6.5%。

呼包鄂烏協同發展穩步推進。挂牌成立呼包鄂及烏蘭察布協同發展服務中心,34項協同發展重點工作任務加快推進,啟動編制《准托清工業園區產業合作試點實施方案》,建立協同發展網站,呼包鄂烏一小時經濟圈建設進程加快。

推動城市建設提檔升級

——實現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

新機場總體規劃獲中國民航局批復,建設進程順利推進。京呼高鐵如期開通。地鐵1號線實現初期運營。金海路高架橋線上部分中心段、巴彥路高架橋部分路段試通車,昭烏達哲裡木路提升改造工程主體完工,榮獲“國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稱號。首府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日趨完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改造老舊燃氣管網94.4公裡、供熱管網92.1公裡,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700萬平方米。首府城市宜居水平明顯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持續推進,出台《城市精細化管理標准(試行)》,制定實施32項城市精細化管理標准。數字城管信息系統建成投用,實現建成區城市管理信息精細化動態化管理。全面實施重點區域道路吸塵清洗作業,道路整潔優良率達到90%,安裝揚塵在線檢測設備143處。502個小區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試點,4座垃圾分類分揀中心建成投用,新增56輛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車。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進入技術評估階段。

近年來,首府啟動“綠化青山、守護北疆”生態建設行動,九大生態修復工程全面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天然林保護和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等一批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成果顯著,大青山自然保護區100家工礦企業全部退出,全年完成國土生態修復與治理55.5萬畝。全面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水平,新增綠地面積1245畝,栽植苗木1720余萬株(叢)。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1.59%,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02%。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推進和林格爾新區建設

——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和林格爾新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和林格爾新區“三年成型”目標基本實現。2019年全年共計簽約產業項目20個,完成投資13.8億元。博奧內蒙古國家基因檢測中心、清華同方服務器制造基地一期等項目順利建成,中國銀行總行金融科技中心等一批項目簽約落地,新區引擎作用進一步凸顯。

接下來,呼和浩特市將從持續提升綜合承載能力、促進高端高新產業集聚發展、加快改革創新和開放發展步伐幾個方面推進和林格爾新區建設。

民生事業穩步推進

——改善增進人民福祉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就業和社會保障能力不斷增強。2019年全年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28.3萬人,1.9萬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建筑業新開工工程項目工傷保險參保率達到90%以上,城鄉低保人均補助水平每人每月提高8.2%和8.9%。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實現15連漲,重特大疾病貧困患者醫療費用實現政府兜底保障,實際報銷比例達90%。社會救助做到應保盡保。退役軍人綜合服務體系全面建立。棚戶區住房改造建成4004套,完成100.1%﹔為低收入群體和特殊人群配置公租房1397套,實施老舊小區改造16個。改造老舊燃氣管線94.4公裡、供熱管網92.1公裡,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700萬平方米。解決房地產辦証難、入住難、回遷難遺留問題26.1萬套。

制定出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陽光分班”工作實施意見。全年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9所,引進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呼和浩特分校。智慧醫療快速發展,市級遠程會診服務平台覆蓋醫療機構33家,25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實現居民診療“一碼通”,啟動“智慧急救”體系建設。為鄉村在崗教職工和醫生發放補貼每人每年1萬元。獲批全國第四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成功入選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框架基本形成。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經濟社會發展增加了很大困難。當前,呼和浩特市經濟社會發展既有壓力也有信心。面對困難,全市上下要頂住壓力、堅定信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首府就一定能夠化危為機、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