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成了脫貧“保單”

2020年07月07日08:53  來源:內蒙古日報
 

  地裡的莜麥長勢喜人,張喜奎(右)說,自從開始訂單種植,他的心也舒展了。

  迎著夏日晨光,52歲的烏蘭察布市興和縣賽烏素鎮石家村村民范喜喂完牛羊,前往當地的一家糧油商貿公司上班。

  在公司的濾油車間,身穿藍色工作服的范喜操作規范、動作嫻熟。他邊干活兒邊和記者嘮了起來。

  “以前打過零工,也種過地,可咱沒技術,地少還多是旱地,一年下來也就掙個萬數來塊錢。老伴兒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常年吃藥,日子過得真是緊。現在當了工人,工作輕鬆簡單,錢還不少掙,最高一個月掙4500元。”范喜說,他2015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一直在貧困線上掙扎,自從進廠上班,家裡的光景好了起來,現在一年能掙4萬多元,相當於過去4年的收入。

  范喜上班的賀氏糧油商貿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以生產、加工、銷售油脂、雜糧為主的民營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當地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及農產品深加工綜合型市級龍頭企業。目前有4個精准扶貧戶在這家公司上班脫了貧。

  除了吸納貧困戶到公司上班,去年,賀氏糧油商貿有限公司與賽烏素鎮魏家村、大西坡村等7個村的412戶村民簽訂了3620畝地、180噸的亞麻籽訂單收購合同,其中與187戶貧困戶簽訂了1830畝地、90噸的收購合同。亞麻籽訂單讓這裡的農戶和貧困戶心裡有了底。

  仲夏時節,賽烏素村滿目青翠,生機盎然,田間連片兒的亞麻、莜麥等農作物長勢喜人。“手中有訂單,種地心不慌。今年這收成差不了!”正在地裡忙活的張喜奎高興地說。

  張喜奎一直在家務農,就守著10多畝旱地靠天吃飯,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妻子還得了腦梗,2015年他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得知村裡要和當地的糧油公司合作搞訂單種植,他意識到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他又承包了30多畝旱地種亞麻。

  “和糧油公司簽訂訂單合同后,我們種的亞麻、莜麥人家都保底收購,而且收購價比市場價高20%。”去年,張喜奎種的亞麻每畝產出150斤亞麻籽,公司每斤以2.95元的價格收購,僅亞麻一項他收入15000多元。

  種地不僅掙了錢,張喜奎庄稼把式的技術也提高了。他們簽訂的訂單種植都是有機認証的標准種植,實行統一品種、統一肥料、統一種植規程、統一監管、統一認証、統一收購的“六統一”管理。種植戶按照標准要求種,賀氏糧油公司還每畝給10元的補貼。公司經常聘請專家進行現場指導示范,張喜奎們在與農業種植專家面對面交流中學到了新的種植技術。

  訂單農業讓這裡的村民不再靠天吃飯。建立訂單種植以來,賀氏糧油商貿有限公司直接帶動周邊2300戶農戶、408戶貧困戶年人均增收3500多元。

  記者了解到,當地引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綠色農業生產加工基地,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帶動特色產業深度開發。一條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規模化、訂單農業常態化、農民增收長效化的發展路子,串起了當地貧困戶的脫貧致富鏈。(記者 胡芳 趙弘 皇甫美鮮 郭慧超 劉墨墨)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