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河”變身岸邊旅游村落的“幸福河”

王慧 陳立庚

2020年06月22日17:36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准格爾黃河大峽谷風光秀麗

“我小時候就住在黃河岸邊,過去黃河大峽谷的水位線比現在低大概50多米,山更高,很壯觀,但是行船是困難的。”在鄂爾多斯准格爾旗黃河大峽谷旅游景區岸邊,當了20多年黃河擺渡人的呂永勝回憶起當地的發展唏噓不已。“1998年這裡開始蓄水,引黃至山西。2016年旅游業開始發展,我也從傳統擺渡人變成旅游觀光艇的職業船長。”

跟著“黃河幾字彎 亮麗內蒙古”採訪團的腳步,徜徉在母親河的懷抱。垂直平整的高山矗立在黃河大峽谷兩岸,和著觀光艇轟鳴的聲音,河面不時泛起粼粼波光,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的瑰麗畫卷在眼前徐徐拉開。

“豹子回頭”景觀受天氣變化,時隱時現。

萬裡黃河沿地勢起伏進入鄂爾多斯段,在山川的影響下形成個“S”形彎曲。登高覽之,猶如天然“太極圖”。這裡地理環境獨特,地形險要,兩岸風景蔥蘢蒼翠,山嵐氤氳。絕壁峭立,干淨如洗。“豹子回頭”“古士面壁”景觀受天氣變化,時隱時現。

萬裡黃河沿地勢起伏進入鄂爾多斯段,在山川的影響下形成“S”形彎曲。

“具有170年歷史的崔家寨,整個寨子高低錯落,全部是用當地的石頭壘積的窯洞,主要為游客呈現黃河人在生活中的狀態,通過這個寨子區還原當時的生活場景。” 准格爾黃河大峽谷旅游景區負責人馮悅偉表示,修繕崔家寨的過程中,景區盡量保存了原生態的痕跡。“盡可能還原恢復原來的人文面貌,才能讓游客感受到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黃河沿岸的歷史遺跡。”

崔家寨古朴的建筑群深受游客喜歡

還原古村落建設的過程也是是當地文旅局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帶動周邊村庄旅游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魏家峁鎮杜家峁村是一個緊鄰黃河的村落。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條件,農牧民很難打井取地下水吃,而是在院子裡建了水窖,存儲雨水來解決人畜飲水問題。鄂爾多斯市文旅局了解到該村緊靠黃河卻“吃水貴如油”的情況,通過多方協調,爭取到了項目資金,並有序推進工程建設,村內的100多戶常住戶預計在年內能吃上自來水。

古寨民居別具韻味

通上直飲的干淨水,村裡獨有的特色文化旅游資源也獲得了發展的基礎。包聯該村的鄂爾多斯市文旅局結合當地條件,在旅游區的大門口處建設了休閑旅游服務綜合體項目。為過往游客提供餐飲、住宿、土特產品銷售等一站式服務,2019年帶動貧困戶6戶20人經濟增收,每人每年分紅500元。

古寨一角

為給村裡村民增加更多經濟收入,2019年村裡還建設了集體經濟蘋果園項目,種植面積55畝,共計2300顆。“預計到2021年,每畝年收入可達3萬元,可帶動4戶貧困戶15人每人每年分紅500元。”鄂爾多斯市文旅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20年村裡還要新建果園60畝,栽種果苗9200顆。

游客在園中嬉戲

為了更好保護傳承黃河文化,包聯單位和當地共同努力下,在村內建設了12公裡砂石路、水泥路,完成了道路亮化工程,建設了2座旅游廁所,設立了移動信號基站一座。水電路訊齊備的黃河傳統村落,正在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生活。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