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草原深處的“流動扶貧羊”

陳立庚 張聿修

2020年06月16日09:55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雨后草原,嫩綠的新芽在豐沛的甘露滋養下茁壯生長。“我以前困難的時候,政府和鄉親們幫我挺了過來,現在我的日子好了,我也得知恩圖報幫別人脫貧。”和著屋外咩咩叫喚的羊群,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蒙古族老人斯仁塔日娃向遠道而來的客人講述著借貧困戶“扶貧羊”的初心。

老人家門前的羊群在牧場上吃草。陳立庚 攝

一副墨鏡、一頂鴨舌帽,布滿皺紋的臉上挂著淳朴的笑……今年82歲的斯仁塔日娃是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鎮昂素嘎查“流動扶貧羊”故事的主人公。2012年為給兒子履諾還債,衣食無憂的他賣掉了家中100多隻羊和10頭牛。原本殷實的家庭變得一貧如洗,斯仁塔日娃家也成了嘎查裡沒有收入來源的貧困戶。

斯仁塔日娃2019年獲得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獎。陳立庚 攝

斯仁塔日娃獲得的獎狀不勝枚舉。陳立庚 攝

“我是一名有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連自己的日子都過不好,還怎麼發揮帶頭作用?”2013年7月,正在他和老伴一籌莫展之際,包扶單位鄂托克前旗審計局送來了5000元幫扶“及時雨”。聽說斯仁塔日娃准備在養羊的老本行打個“翻身仗”,鄰居們也紛紛施以援手。

3萬元的扶貧羊棚蓋好了,包扶單位的23隻羊羔買回來了,鄰居家借的40多隻羊也趕進了草場……斯仁塔日娃有了自主扶貧的底氣和信心,“3年,3年之后我一定脫貧,把這5000元的幫扶資金還給組織!”

守望相助,扶貧的道路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立志脫貧的耄耋老人從“零”開始,起早貪黑。他經常左臂抱著小羊羔,右手拿著奶瓶喂奶。一隻,兩隻,三隻……一隻隻小羊羔喝飽了,他卻累得抬不起胳膊。畜牧之余,他還種了50畝苜蓿和250畝青貯玉米,用於自家牲畜的飼草供應。

老人與妻子斯琴其木格在給羊打水。(受訪對象供圖)

斯仁塔日娃與老伴給母羊擠奶。(受訪對象供圖)

“現在我的生活變好了,感謝黨組織的幫助和關心,我要把3年前那5000元償還給旗審計局。”2015年,斯仁塔日娃踐行諾言,歸還了包扶單位的5000元幫扶資金,2016年他的羊群也壯大到280多隻,種養殖總收入達到20多萬元,穩穩當當脫了貧。

“哪裡有困難,黨員就要沖到前面,我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帶動困難群眾富起來。”從“我要脫貧”到“我要扶貧”,斯仁塔日娃在2017年交給嘎查黨支部一筆特殊的黨費。他精心挑選了50隻膘肥體壯的母羊,無償借給貧困戶飼養。“流動扶貧羊”的故事也成為草原深處家喻戶曉的一段佳話。

黃文祥是該嘎查為數不多的漢族牧民。4年前投資失利,欠下近百萬元債務,為此他賣掉家裡所有羊、流轉了大部分草場。斯仁塔日娃把生活陷入困境的黃文祥讓進家門。聽聞黃文祥的故事,老人便借給黃文祥50隻母羊作為起步資產,助其飼養3年滾動發展養殖業。

今年6月20日“三年之約”即將到期,眼看欠的賬馬上就要還清了,黃文祥又面臨著新的困難,“今年草料有些困難,如果現在還了所有羊,我可能再次陷入貧困。”斯仁塔日娃告訴黃文祥,草原上的男人說話算數,既然要扶你就得把你扶起來。“沒事,明年還吧,先把眼前的難關度過。”

“流動羊”的故事傳開了,上門學習養殖經驗和借羊的人也都來敲老人的家門。“哪裡有困難,黨員就要沖到前面。脫貧致富不僅要靠政策幫扶,關鍵還得靠自己努力奮斗,心裡才踏實。”在斯仁塔日娃的帶動下,一股“脫貧致富再扶貧”的新風在千裡草原成風化人。

與記者交談時,斯仁塔日娃語速很慢,臉上始終挂著微笑。陳立庚 攝

記者手記

昔日貧困戶 今朝扶貧人

採訪斯仁塔日娃老人時,他語速很慢。擔心記者聽不清楚,每到用蒙語表述時總是下意識地看看身邊的鄰居,示意其幫忙翻譯。古稀之年的家庭變故沒有壓垮老人“人窮志不窮”的精神脊梁,不甘於人后的老黨員用勤勞的雙手踐行了一名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從貧困戶到脫貧戶,從脫貧戶再到扶貧人,樂善好施的斯仁塔日娃用一顆金子般的心牽起守望相助的羈絆。在他的帶動下,5000元的扶貧資金如今也變成了50頭“流動扶貧羊”。他像一束光,在照亮自己時溫暖別人,以“誠信”二字凝聚脫貧攻堅的點滴正能量。也為農牧民樹起了一位看得見、摸得著、信得過、學得到的榜樣。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