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經驗”警民同心的“金鑰匙”

2020年06月11日11:18  
 

近年來,內蒙古巴林右旗公安局全面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發展“莫日格德”基層警務工作模式,全力打造“草原雷鋒派出所”,成為了轄區群眾的“守護神”、扶危濟困的“暖心人”。新時代“楓橋經驗”也成為了巴林右旗警民同心的“金鑰匙”。

“莫日格德”踐行“楓橋經驗”的新模式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在巴林右旗大板鎮某小區有兩位老人,他們是上下樓鄰居,卻因家長裡短的小事變成了“對頭”。成為了社區管理的老大難。社區民警了解情況后,及時勸解並將詳情反饋到派出所。

“群眾事無小事,鄰裡和諧轄區才能穩定。”所長格日勒圖說。

4月29日上午,兩位老人“應邀”來到了達爾罕派出所固倫社區警務室“莫日格德”聯調室。兩位老人一前一后、互不理睬、神情憤怒,像極了兩個玩耍惱怒的孩童。

在社區民警懷艷秋和“莫日格德”辛孟和的共同努力,通過擺事理、講法律,引導老人換位思考,互諒互讓,最終讓二老解開了心結,促成了和解,握手言和,並表示將珍惜鄰裡親情、和睦相處。

辛孟和是達爾罕派出所聘請的“莫日格德”。“莫日格德”是蒙古語,譯為是明白人、鄉賢。“莫日格德”工作模式是達爾罕派出所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新模式。“莫日格德”都是基層的經濟文化能人和治安積極分子,用“明白人”智慧解決“社會事”“鄰裡事”“家庭事”,曉之以“鄉賢”之理,動之以“鄉鄰”之情,將一大批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莫日格德”成為一支來自牧區、服務牧區的民間平安建設力量。

“草原雷鋒”暖民心、解民憂、護民安

多年來,達爾罕派出所以踐行“楓橋經驗”的動力,以暖民心、解民憂、護民安為生命線,成立了有民警、輔警33人組成的“雷鋒志願服務隊”,他們弘揚詮釋學雷鋒傳統,持之以恆,從未間斷,被轄區居民稱為“草原雷鋒”。

“找到就好”蓮花大媽用不太熟練的漢語對派出所的民警說。

蓮花大媽家住在巴林右旗大板鎮寶力格嘎查,老伴兒早在30年前就去世了,2010年蓮花大媽的小兒子也因病去世。為了讓蓮花大媽得到更好的照顧,達爾罕派出所的民警經常幫助和陪伴這個老人。蓮花大媽遇到大事小情,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她的“警察兒女”。

“蓮花大媽有個心結,我們終於幫老人解開了。”所長格日樂圖說,“今天,我們過來把‘小紅本’還給大媽”。

原來這個“小紅本”是份已經發黃的復員証,也是蓮花大媽最珍貴的物件。

“我老伴五幾年的時候去西藏當兵了,九幾年以后去世,聽別人說我老伴的檔案沒了,那可不能沒呀。”蓮花大媽很是著急。

5月中旬,蓮花大媽把珍藏多年的“寶貝”交給自己最信任的警察,民警們積極溝通,往返多個蘇木鎮、嘎查村,最終在巴林右旗退伍辦公室將檔案找到。

曾經的軍人變成回憶封存在小小的復員証裡,如今的警察像孩子一樣給蓮花大媽帶去關懷。在大媽家裡,隨處可見她與民警的合照。

“我們與大媽互加了微信,經常過來看望她”格日樂圖說。

多年來,達爾罕派出所幫扶貧困學生、殘疾群眾、孤寡老人等130余戶,累計助資捐款35000余元。達爾罕派出所用愛心幫扶的感染,傳統美德的引導,扎實工作的信任與巴林右旗的老百姓共同筑起了一座愛心橋、歡樂橋、雷鋒橋、民族橋。(李欣瀅)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