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鄭福田:團結一心守護綠水青山美麗家園

2020年05月25日19:14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政協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民進內蒙古區委會主委鄭福田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對鞏固和拓展扶貧成果、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要求。這些要求對內蒙古工作來說,是量身定制,更是耳提面命。”2020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民進內蒙古區委會主委鄭福田接受《中國旅游報》採訪時表示,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是齊心合力應對疫情影響之年,內蒙古社會各界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共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守護綠水青山美麗家園。

鄭福田介紹,脫貧攻堅戰開展以來,內蒙古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共帶動1.5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下一步要進一步發揮文化和旅游扶貧帶動作用,一是要進一步支持文化事業發展。為貧困地區配備流動文化車、流動舞台車,開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試點和“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工程,建設移動數字加油站,加強貧困旗縣文物和非遺保護。二是要推動旅游產業升級。支持貧困地區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發展,推動A級景區幫扶連帶,支持旅游扶貧示范項目建設,培育鄉村旅游精品,組織動員貧困戶參與旅游經營、出售農副產品、打造農家樂、牧戶游,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民宿助力農牧民脫貧致富。三是要推進京蒙扶貧合作。共同培育“首都—草原”“環京津冀千裡草原大通道”等精品旅游線路,推動京烏旅游專列的高效運營,構建京津冀蒙協同發展大格局。四是要加強人才培養。組織專家赴貧困旗縣授課指導,舉辦文化產業精准扶貧培訓班、傳統工藝培訓班,支持貧困地區開展非遺手工技藝傳承、創意產品開發。選派優秀文化工作者到貧困旗縣提供文化服務,支持烏蘭牧騎藝術團向貧困地區持續輸入文化源泉,做到扶貧扶智。

隨著文旅融合深入推進,“文創+旅游”“非遺+旅游”“演藝+旅游”等新業態不斷涌現,大眾對旅游的文化內涵更加關注。對此,鄭福田表示,文化和旅游部門機構改革以來,內蒙古完成了文旅全方位、深層次融合,“文創+旅游”“非遺+旅游”“演藝+旅游”等新業態發展良好,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落在實處。2020年內蒙古文化旅游融合工作,要繼續加強頂層設計。以內蒙古“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規劃編制為統領,做好文物、非遺、黃河、長城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加快出台相關政策文件,推動精品演藝、非遺進景區,推動文化場所旅游開發開放,真正實現文化旅游融合從觀念到措施的創新轉變。要進一步推動文化旅游產業融合。從政策、產品、市場、品牌等多方面推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支持開發文化旅游綜合體,推動城市、景區旅游演藝發展,推出陰山岩畫游等一批專題文化旅游線路。將文化創意、民族元素融入旅游商品開發。還要為文化旅游融合創造良好的環境。大力發展智慧旅游,盡快建立內蒙古文化和旅游大數據平台,打造“互聯網+文化旅游”的文化旅游雲平台,實現信息發布、門票預約、實時監控一體化管理。要繼續加大文化和旅游市場綜合監督管理力度,淨化市場環境,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文化旅游環境。

對於民族地區的文化挖掘和旅游發展,鄭福田表示,推進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文化建設,促進民族地區文化旅游業發展,一是要加大文化保護傳承力度。如推出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時代特征的劇節目,形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實用便捷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加強文物古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二是要堅持因地制宜,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旅游。民族地區發展文化旅游應當凸顯民族特色,強化民俗風情,適度開發、合理利用,多元化、差異化發展,讓游客充分體驗到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的文化旅游風尚。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區文物古跡、醫療康養、家庭民宿、手工作坊、民俗節慶、非遺技藝等特色文化旅游資源,提升游客參與度、滿意度,打造區內外知名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三是加大文化交流和宣傳力度。組織境內外旅游企業、非遺傳承人以及藝術家開展培訓和交流,通過“旅游外交”“博物館外交”等方式,集中展現草原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文化藝術精品,提升內蒙古文化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