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上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內蒙古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紀實(一) 

2020年05月15日10:10  來源:內蒙古日報
 

現代煤化工產業 增加值比上年 增長 8.2%

全區2019年 空氣質量 平均達標天數 比例達 89.6%

歷史在時序更替中鏗鏘前行,時光在季節輪回中孕育希望。

當又一個生機盎然的季節來臨,我們禁不住深情回首一年前那催人奮進的一幕: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殷切希望。

一年來,面對經濟下行、疫情大考等波及全球的嚴峻挑戰,內蒙古以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希望為羅盤指針,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繼往開來的使命擔當,翻開了內蒙古邁上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輝煌一頁!

優化調整,注入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這是一段澎湃壯麗的經典傳奇。

“包鋼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持續鞏固扭虧為盈成果,產銷量、營收、利潤連續3年穩步增長……”

當這條消息出現在新聞報道中,人們有些驚奇。

幾年前還巨額虧損的包鋼,如何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咸魚翻身”?

對此,新聞報道給出答案:“淬火成鋼”的背后,是包鋼人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加減法”。

“加法”,就是以高端鋼軌、稀土深加工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推動生態產業鏈向終端延伸。

“減法”,就是以市場化改革、綠色發展為突破口,推進企業瘦身健體及產業結構調整。

背水一戰的 “加減法”,贏得了堪稱“蝶變”的華麗轉身——

包鋼1-4號焦爐脫硫脫硝及超低排放重點環保項目啟動。

包鋼碳化法年處理42萬噸鋼渣綜合利用項目穩步推進。

包鋼產學研生態產業鏈條延伸至全國10多個省市自治區。

包鋼稀土鋼高端產品市場拓展至歐美亞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球最高時速的京滬高鐵上,62%的鋼軌來自包鋼﹔世界運營裡程最長的京廣高鐵上,一半鋼軌來自包鋼……”每次接受媒體採訪,包鋼軌梁廠生產副廠長李德虹都非常自豪。

目前,包鋼已成為全球裝備水平最高、產能最大的高速鋼軌生產基地和稀土深加工基地。

為此,包鋼集團在新征程上喊出了發展的最強音:“加快轉型升級,全力開創包鋼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烈火見真金。”轉型之火生生不息,發展之火生生不息。企業的抉擇,折射出地區經濟發展的抉擇﹔企業的命運,映射出地區經濟發展的命運。

2019年3月至今——這是一段內蒙古以優化生產力布局、調整產業結構闊步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光輝歲月。

——以綠色發展理念調整優化國企布局結構、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內蒙古從未停下前行的腳步!

——支持現代商貿業、現代物流業和標准化、生態化種養業融入綠色低碳發展洪流,內蒙古快馬加鞭!

——舉辦第二屆內蒙古國際能源大會,加快創建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 現代能源經濟的希望之種在內蒙古落地生根!

——加快創建新材料制造創新中心,推動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綠色化、高端化,培育新增長極的內蒙古抱負遠大!

——推進產業循環、綠色、集群、集約發展,加快產業要素向園區集中集聚,探路產業生態化的內蒙古不遺余力!

再苦再難,也要挺過去。一年來,即使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疫情肆虐的艱難時刻,我們也從未放棄希望。

初夏時節,烏海市海勃灣區工業園內,早已復產的陝汽烏海新能源汽車生產線上,吊車移動配件碰撞聲、氣槍“噗噗”聲此起彼伏。

發動機、沖壓件等幾十種配件歷經多道工序組裝,13分鐘便化身為一輛重卡牽引車。

“牽引車動力燃料來自園區焦化企業焦爐煤氣深加工后的天然氣,既節約了成本,又延伸了產業鏈、增加了效益、提升了附加值,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環境污染,實現了綠色發展。”陝汽烏海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工會副主席苗官林介紹。

何止烏海?今年以來,全區總投資1.8萬億元的500多個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陸續開復工,取得戰“疫”初步成效的內蒙古按下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回首一年多來,內蒙古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創造了可圈可點的不平凡的業績。

新動能增長加快——2019年全區規模以上非煤產業和裝備制造業、現代煤化工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6%、19.7%、8.2%。

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提高——目前全區稀土、煤炭和焦爐煤氣、粉煤灰、鋼渣、工業廢水綜合利用水平全國領先。

能源清潔發展水平提升——2019年全區新能源發電增加值佔電力生產行業比重的24.5%,煤制氣產量增長8.7%。

企業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全區52戶礦山企業被列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191戶礦山企業成為自治區綠色礦山。

優化布局,調整結構,內蒙古以勵精圖治的無悔抉擇,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保護治理,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根基

時間無聲,卻見証著一年來內蒙古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的希望!

5月4日早晨,呼和浩特哈拉沁生態公園沐浴在金色朝陽中,市民在鳥語花香、層林盡染的景觀河邊漫步。

但鮮有人知道,這個佔地超萬畝的生態公園,曾是呼市眾多水泥廠、砂石廠、白灰廠的原料基地。長期採掘,曾讓這裡千瘡百孔、生態災難頻發。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大青山前坡生態治理的深入推進,讓這裡舊貌換新顏——如今,這裡是大青山前坡一處山青水秀、景觀豐富的大型生態公園,成為生態綜合治理的典范。

讓河山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生態保護與系統化治理,是光耀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史上的精彩一筆。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夏日,清風徐來,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吉日嘎朗圖鎮黃介壕嘎查興巴高速路兩旁,新栽的一排排綠樹正在舒展腰身、迎風吐綠。

“這個嘎查土地鹽鹼化嚴重,綠化面積少。我們選用胡楊、檉柳、沙棗、枸杞等耐鹽鹼樹種進行團塊種植,希望為村民開辟一條增收致富新路。”杭錦旗林草局副局長高永杰介紹。

黃介壕嘎查是鄂爾多斯市生態廊道建設的一個“點”。從杭錦旗到達拉特旗,順著興巴高速路,一條長達430公裡的高品位生態廊道正在加快建設。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內蒙古對於生態保護與治理的決心堅如磐石。

天剛蒙蒙亮,烏梁素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馬海明就來到保護區巡查。

“今年水質明顯好了,鳥也多了。”馬海明懷抱著他的長鏡頭相機,指著不遠處小聲說:“看,那是翠鳥。”

說畢,那隻翠鳥一頭扎進清澈的湖水,湖面泛起小小的漣漪……“塞外明珠”烏梁素海正在“返老還童”。

驅車沿烏拉山腳下的水泥路疾馳,遠遠就看到一塊黃褐色的巨石,上面用紅色楷書刻著“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

正在推進的這項工程總投資56.74億元,工程項目包括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整治、湖體水環境保護與修復等,覆蓋烏梁素海全流域。

“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重大責任,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內蒙古堅如磐石的決心背后,是一年來雷厲風行的行動——

修編“一湖兩海”治理規劃,呼倫湖二期生態治理工程13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

全區治理水土流失面積近千萬畝,完成營造林面積超過1300萬畝,99.5%的工礦企業退出自然保護區。

出台史上最嚴的土壤、水污染防治條例和烏海市及周邊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整治農村牧區人居環境。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一次次播撒希望的布局,推動內蒙古走上治理與保護並重的高質量發展康庄大道!

全區2019年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達89.6%,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間二氧化硫和氨氮減排任務。

呼倫湖、岱海主要水質指標穩定向好﹔烏梁素海生態補水超過6億立方米,整體水質穩步改善。

全區農用地生態詳查通過國家驗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優良。

一年來,在生態保護、系統化治理的希望之路上,內蒙古著眼長遠、謀定未來——全區森林覆蓋率和草原植被蓋度實現“雙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實現“雙減少”,生態呈現“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嶄新局面。

浩浩乎山川如畫,蕩蕩乎江河傾情。一次次擁抱藍天、碧水、淨土的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正迸發出高質量發展的光芒,照耀著“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的前路!

生態文明,昭示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未來

時間,鐫刻下恢弘的發展史。

2020年4月,春暉映射下的鄂爾多斯市熠熠生輝。這個曾因“煤炭產業獨大”而倍受煎熬的城市,早已走出困擾,成為現代產業名城。

曾經的彷徨自不必說,單是摔倒爬起奮力推動產業轉型、產業延伸和高質量發展的勇氣,就令人肅然起敬。

走進投資150億元的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轉型示范項目基地,“光伏+治沙+旅游”的綠色產業鏈,正在加緊布局。

走進國內規模最大的現代煤化工示范項目——鄂爾多斯中天合創煤炭深加工項目區,年轉化800萬噸煤炭、年產137萬噸烯烴的生產線上,管道縱橫,下游固廢全部被回收利用。

觸摸一個個產業項目地標,轉型氣息扑面而來。目前,鄂爾多斯市每年就地加工轉化煤炭超過1億噸,今年一季度非煤產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80%。

保留一個時代的發展樣本,為歷史樹碑立傳。朴實的鄂爾多斯人,走出“挖煤賣煤”的尷尬,用“轉型之手”緊握未來,對今后的日子滿是憧憬。

為此,市委書記牛俊雁向全市發出動員令:“建設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基地,建設世界一流現代煤化工基地,構筑新興產業集群,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硬實力。”

一座城市的命運,連著一個地區的發展命運﹔一座城市的轉型,昭示出一個地區的集體轉型。

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大六號鎮西灣村,一塊塊以噸計重的石頭被清理干淨,“撕”開的礦山也被陸續回填,常年因礦山粉塵而帶著“灰帽子”的西灣村,現在徹底改頭換面。

阿爾山市林海街林區老工人郭永財感慨:“自從林區不讓採伐,生態環境得到保護,阿爾山市漂亮了。街上的旅游車一輛接一輛,開小旅館的、賣煎餅的都掙了錢,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了。”

有大興安嶺“小桂林”美譽的阿爾山市好森溝國家森林公園,大力發展旅游業,開發形成許願橋、帝王峰、天河峽谷等眾多景點,春游踏青、夏來避暑、秋賞碩果、冬觀積雪,生態旅游發展得風生水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河變樣,春滿人間。以前是油鋸一響黃金萬兩,現在是保護森林價值更高。

曾祖祖輩輩為沙所困、因沙致貧的庫布其沙漠腹地牧民,大步走上綠富同興小康路。

“草多樹多,日子好過。”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牧民烏日更達賴對生態改善后的新生活十分滿意。這位52歲的“生態衛士”,讓8萬畝庫布其沙漠披上綠裝,養畜加上禁牧、公益林等補貼,一年收入20多萬元。

目前,1.86萬平方公裡的庫布其沙漠,三分之一已披上綠裝,每年降雨量約310毫米,沙塵天氣減少95%……作為目前全球唯一被整體治理的沙漠,這組數字舉世稱奇。

“隻有干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優化生產力布局、調整產業結構和生態保護與系統化治理……一次次奮發圖強的果敢出征,改寫著內蒙古的今天。

烏蘭浩特市、康巴什區和根河市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

阿爾山市被命名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不放棄努力,奮進前行,明天依然艷陽高照。一次次披星戴月的轉型,也必將改寫內蒙古的未來。

內蒙古史上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引綽濟遼工程全面開復工,直接受益人口將超過百萬人,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不可估量。

全球陸上單體規模最大的風電項目——國電投烏蘭察布風電基地一期600萬千瓦示范項目開工,項目投運后,每年可為京津冀輸送清潔電能近200億千瓦時,對於生態改善具有深遠意義。

全球一流的乳業高質量發展綜合項目——集綠色健康、智能制造、科技創新、生態工業旅游為一體的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項目啟動。

“歷史隻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在繼往開來的征途上,內蒙古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算大賬、長遠賬、整體賬、綜合賬,沿著波瀾壯闊的高質量發展航向,2500萬草原兒女站在新的起點眺望美好未來!(記者 楊帆 施佳麗)

(責編:劉澤、張雪冬)